6至8月份是全年氣溫、水溫最高時期,也是水產養殖生產的關鍵時期。為確保水產品健康生長,安全度過盛夏季節,從而達到穩產高產的目的,吉水縣水產站積極做好高溫魚病預防工作,極時發布高溫季節病害預報信息,為養殖戶提供信息和技術幫助。
一要加強日常巡塘,合理加高水位。要密切觀察魚類的吃食情況,適當減少投餌量;在雷陣雨或悶熱天氣,要注意防患缺氧,如有缺氧癥狀要及時注入新水、開啟增氧設備,避免泛池死魚情況發生。天氣悶熱時開機時間可適當延長,天氣涼爽時減少開機時間,半夜浮頭則增加開機時間。
二要加強水質管理。水質的優劣是魚類飼養的關鍵,調節好水質,能預防細菌性魚病,提高魚的攝食能力和免疫功能。要定期測定池塘水質,發現氨氮過高時要合理使用生物制劑調節水質,如定期潑灑光合細菌、EM菌等生物制劑,可使水質達到“肥、活、嫩、爽”要求;另外可加注新水,加注新水可增加溶氧和營養鹽類,沖淡池水中的有機質和有毒物質。一般每7至10天加水一次,每次加注新水15至20厘米。
三要做好疾病預防工作。夏季是魚類發病高峰期,特別是出血病、爛鰓病和腸炎病等較為突出,因此要注意魚塘的消毒和投喂飼料的質量,嚴禁霉爛變質的飼料及有毒物質進入池塘。在潑灑藥物時要注意池塘的水深,如平均水深不到80厘米,水溫在30℃以上時,不能全池潑灑藥物;潑灑時間一般宜在下午或傍晚,中午不能施藥,另外魚在浮頭或浮頭剛結束時,也不宜全池潑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