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珠海市萬畝白蕉海鱸標準化示范基地暨全國淡水池塘養殖漁情信息珠海采集點揭牌儀式在斗門區白蕉鎮燈籠村舉行。漁情信息采集將于2011年元月正式啟動。會上,珠海市農信社還與白蕉萬畝鱸魚標準化養殖基地簽訂了貸款授信意向書;流通領域加工企業也分別與養殖戶簽訂了明年供貨合同及產銷協議。廣東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副站長劉付永忠出席揭牌儀式。
近年來,珠海市通過推進低產魚塘綜合整治,實施漁業科技入戶工程,大力推廣健康養殖模式,漁業經濟發展,水產品質量逐步提高,漁業產業結構明顯優化。斗門白蕉重點發展海水養殖業,繼去年“白蕉海鱸”獲珠海首個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以來,養殖規模擴大,產品質量提高。截至目前,全市鱸魚養殖面積近兩萬畝,預計全年產量2.4萬噸,產值達到3.5億元。海鱸淡水池塘養殖產量和產值占全國70%以上。
珠海市海洋農漁和水務局相關負責人透露,珠海市正醞釀出臺“現代漁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安排財政專項資金支持水產養殖業、深水網箱產業、休閑漁業、遠洋漁業、水產良種體系、水產品精深加工等產業發展,進一步加強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推進漁業標準化建設,努力構建新形勢下現代漁業產業體系。
|